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成功举办“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公众科学日活动
按照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统一部署,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5月12-13日,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举办了“遇见科学、预见未来”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本次活动包括送课进校园、实验室参观、科普课程、科学小实验等共五个项目向公众推出活动吸引了近300名学生及家长参加。
5月12日,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科普志愿者进入集美区敬贤幼儿园,为大班的孩子们开展科学互动课《为什么我们长得像父母》,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动手小实验向孩子们介绍了DNA的基本知识。
![]() |
图1 敬贤幼儿园科普课程 |
5月13日,在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科学互动课。
在高年级组互动课中,陈慧鑫老师通过科普讲座《神奇的稀土》通过答题闯关与孩子们互动,不同颜色的宝石代表不同的稀土元素,孩子们在一次次的闯关游戏中学到了什么是稀土、稀土材料的运用,了解了稀土材料的神奇之处;在读研究生杨旭为孩子们带来了氢动力小汽车,通过有趣的实验讲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氢能源的基本原理,启发了孩子们对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想象力。
在低年级组互动课中,在读博士生李迟为低年级小朋友带来《太阳能电池》互动科学课,课上通过观察和动手小实验,孩子们了解了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谢丽君工程师的《新冠抗原试剂盒原理及组成》课程,将新冠抗原试剂盒变成趣味拼图,让孩子们在拼组的过程中理解抗原试剂盒的原理和组成;《有锂走遍天下》互动科学课由在读研究生闫柯主讲,他通过小汽车竞赛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锂电池相比传统电池存在的优越性。
参观展示环节中,在张其凯老师及科普志愿者的带领下,家长及孩子们参观了园区展厅和技术支撑中心实验室。“这就是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吗?”“这个大大的手套是做什么用的?” 孩子们对科学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本次公众科学日活动,旨在提高了公众对中国科学院的认知,让公众实地感受到科学世界的神奇,同时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 |
图2 科普课程《神奇的稀土》 |
![]() |
图3 实验室参观 |
![]() |
图4 展厅参观 |
![]() |
图5 合照 |